免费法律咨询:

离婚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离婚损害赔偿是法律赋予无过错方的救济手段,但能否获得支持,关键在于举证责任的履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一方需证明对方存在法定过错行为,如重婚、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等。




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 通常情况下,原告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告的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家庭暴力案件中,原告可提交报警记录、医疗诊断证明、伤情照片等;若主张对方与他人同居,则需要提供租房合同、共同出行记录或证人证言等。证据的充分性和合法性直接影响法院的采信程度。

举证责任倒置的例外情形 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会减轻无过错方的举证负担。例如,若一方隐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另一方难以直接取证时,可申请法院调取银行流水、房产交易记录等。此时,法院可能要求被告就其财产去向作出合理解释,否则将承担不利后果。

常见证据类型与注意事项 1. 书面证据:包括聊天记录、保证书、财产协议等,需注意保留原始载体; 2. 视听资料:如监控录像、录音,应确保取得方式合法; 3. 证人证言:亲友或邻居的证言可辅助证明过错行为,但需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司法实践中的难点 部分过错行为具有隐蔽性,如精神虐待或婚外情,举证难度较大。建议当事人提前咨询专业意见,通过合法途径固定证据。法院会综合考量过错程度、损害后果及双方经济状况等因素酌定赔偿金额。

结语 离婚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分配既体现法律对无过错方的保护,也要求当事人具备一定的证据意识。在诉讼中,合理运用举证规则并收集有效证据,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关键。